摘要:目的 探讨鸢尾素对早期B细胞因子3(EBF3)/花生四烯酸-15-脂加氧酶(ALOX15)通路的调控作用及肺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 将A549细胞分为鸢尾素溶剂组、鸢尾素组、sh-NC组、EBF3抑制剂(sh-EBF3)组、鸢尾素+sh-NC组、鸢尾素+sh-EBF3组。5-溴-2-脱氧尿嘧啶(EdU)染色、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划痕实验检测细胞划痕愈合率;2′,7′-二氯荧光二
摘要:目的 探究连翘脂素调节环磷酸腺苷/环磷腺苷激活的交换蛋白1/Ras相关蛋白1(cAMP/EPAC1/RAP1)信号通路对肺癌细胞恶性进展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肺癌细胞A549,并分为对照组,连翘脂素低、中、高剂量组(25、50、100 mg/L),连翘脂素高剂量+百日咳毒素(PTX)组(100 mg/L连翘脂素+5 μmol/L PTX),连翘脂素高剂量+EPAC1拮抗剂(ESI-09)组(
摘要:目的 探讨瑞马唑仑对脓毒性休克大鼠循环功能的影响与机制。方法 72只SPF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瑞马唑仑低剂量组、瑞马唑仑高剂量组、瑞马唑仑高剂量+Nrf2抑制剂(ML385)组,每组12只。采用股静脉滴注10 mg/kg的脂多糖诱导建立脓毒性休克大鼠模型。造模6 h后,检测大鼠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乳酸(Lac)、肿瘤坏死因子-α(
摘要:目的 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阳性宫颈癌组织中RNA脱甲基酶ALKB同源物5(ALKBH5)、p21活化激酶5(PAK5)的表达,并探讨两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96例HR-HPV阳性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组化染色及Western blot分析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ALKBH5、PAK5 mRNA和蛋白表达。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HR-HPV阳性宫颈癌患者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总IgE、嗜酸性粒细胞(EOS)、乳酸脱氢酶(LDH)联合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对过敏性鼻炎(AR)合并支气管哮喘(BA)的预测价值。方法 127例AR患儿根据是否合并BA分为AR组(84例)和AR+BA组(43例),另选取55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的一般资料和总IgE、EOS比例、LDH水平、FeNO水平,分析各指标与疾病症状持续时间和鼻部症状评分的相关性
摘要:目的 对比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与海曲泊帕乙醇胺片治疗乳腺癌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CIT)的疗效。方法 前瞻性选择乳腺癌CIT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rhIL-11)和研究组(给予海曲泊帕乙醇胺片),2组各43例。治疗前和治疗14 d后,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
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1(GPER1)、补体因子H(CFH)水平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取GDM患者120例(GDM组)和健康孕妇60例(对照组),根据妊娠结局将GDM患者分为不良妊娠结局(APO)组(50例)和非APO组(70例)。收集GDM患者基本资料;检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和血脂四项,并按照稳态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采用酶联
摘要:目的 探讨中耳风险指数(MERI)对小儿胆脂瘤型中耳炎行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TEES)术后6个月听力恢复不佳的预测价值及影响TEES术后听力恢复不佳的相关因素。方法 纳入接受TEES治疗的胆脂瘤型中耳炎儿童70 例,且术后6 个月进行随诊,行纯音测听以采集患儿气骨导差(ABG)值,并据此分为预后良好组(ABG≤20 dBHL,49例)和预后不良组(ABG>20 dBHL,21例)。比较2组患
摘要:目的 探讨婴幼儿血管瘤(IH)患儿血清爱帕琳肽(Apelin)、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与瘤体增生及普萘洛尔停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 选取126例IH患儿(IH组),根据病理结果分为增生期组74例和退化期组52例,同时选取56例血管畸形患儿为血管畸形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全部患儿入院次日血清Apelin、IGF-2、GLUT1水平。IH
摘要:目的 探究酒精性肝病(ALD)患者外周血可溶性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sTim-3)、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ALD患者112例并作为ALD组,其中酒精性脂肪肝(AFL)患者47例(AFL组)、酒精性脂肪性肝炎(ASH)患者37例(ASH组)、酒精性肝硬化(ALC)患者28例(ALC组)。另选取同期112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
摘要:目的 通过观察红金消结胶囊治疗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后血肿的疗效,以期确定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后常见的血肿和疼痛等临床并发症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在我院行乳房肿块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术后72 h形成血肿患者7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单纯热敷外治,观察组予局部热敷及口服红金消结胶囊治疗4周,术后每4周随访1次,连续随访12周,复查彩超观察血肿大小。比较2组随访期间疼
摘要:目的 探讨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白细胞介素(IL)-1β、IL-9在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患儿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确诊为RMPP的132例住院患儿为RMPP组,另取同期128例普通肺炎支原体肺炎(GMPP)患儿为GMPP组。收集患儿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等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
摘要:目的 探究肺部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血清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SOCS-1)、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sTREM-2)、ATP柠檬酸裂解酶(ACLY)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肺部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100例为感染组,同期本院的健康体检者70例为对照组。根据肺炎严重指数(PSI)评分,将感染组分为重度组(PSI>90分,32例)与轻度组(PSI≤90分,68例)。收集研究对象
摘要:目的 探讨心室动脉偶联(VAC)与脓毒症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关系及其对患者28 d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脓毒症患者164例,给予液体复苏(3 h内输注30 mL/kg的晶体液)治疗并观察其复苏0 h、24 h、72 h的VAC[有效主动脉弹性(Ea)/心室收缩末期弹性(Ees)]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情况,计算复苏24 h、72 h与0 h之间的差值24 hΔEa/Ees、72 hΔEa/Ee
摘要:目的 比较内镜黏膜剥离术(ESD)和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对胃癌早期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6例早期胃癌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ESD组和EMR组,每组43例。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前、术后1个月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8;胃肠激素指标:胃动素(MTL)、胃泌素(GAS);凋亡相关因子:抗凋亡因子Livin、表皮生长因子
摘要:目的 探讨非插管胸腔镜手术硬膜外麻醉下单操作孔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180例NSCLC患者,采用倾向得分临近匹配法进行匹配后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各45例。A组实施非插管胸腔镜手术硬膜外麻醉下单操作孔手术,B组实施非插管胸腔镜手术硬膜外麻醉下三操作孔手术,C组实施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单操作孔手术,D组实施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三操作孔手术。比较4组麻
摘要:目的 探讨交通创伤患者继发创伤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城院区)急诊外科2022年4月—2023年3月交通创伤患者122例,根据是否继发创伤性凝血功能障碍分为发生组(n=30)和未发生组(n=92)。比较2组患者体温、酸中毒、头颅CT复查血肿增大、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b)等资料;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诱捕受体3(DcR3)联合动态心电图(DCG)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冠心病患者85例并作为观察组,其中经心肌灌注显像确诊SMI患者61例(SMI组),有症状心肌缺血组24例(有症状组);另纳入84例因不明原因胸痛就诊的患者,经心肌灌注显像确诊无冠心病,作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sST2、DcR3水
摘要:目的 比较瑞马唑仑与丙泊酚对全麻下斜视手术患儿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纳入拟行斜视手术的患儿100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纳入瑞马唑仑组(R组)或丙泊酚组(P组)。R组患儿静脉注射瑞马唑仑0.2 mg/kg,泵注瑞马唑仑1~3 mg·kg-1·h-1;P组患儿静脉注射丙泊酚2.5 mg/kg,泵注丙泊酚4~12 mg·kg-1·h-1。记录术中低血压、拔管时间、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停留时间
摘要:目的 探讨苦参黄芪汤联合艾迪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纳入11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艾迪注射液(50 mL),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苦参黄芪汤。比较2组治疗1个月后的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中医症候积分、
摘要:目的 探讨咳嗽患者中百日咳的阳性率、症状,并基于症状组合预测个体患病风险。方法 纳入1 025例因咳嗽或接触百日咳患者的就诊者,通过鼻咽拭子PCR确诊百日咳。按年龄分为未成年组(278例)和成年组(747例),比较2组的发病至参加研究咳嗽持续时间,咳嗽程度视觉模拟(VAS)评分,基本症状(阵发性咳嗽、咳后呕吐、鸡鸣样咳嗽、咳嗽后吸气暂停、发热)。确诊患者按年龄进一步分组,比较不同症状表现。将
摘要: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近心端角度与新生血管评分的相关性,及二者对预测脑梗死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行颈动脉斑块超声检查患者88例。根据CT或MRI结果分为非脑梗死组(45例)和脑梗死组(43例),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后均行超声造影检查,常规超声测量斑块长度、厚度及近心端角度,超声造影模式显示斑块近心端新生血管评分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脑梗死组斑块厚度、近心端角度及新生血管评分大于非
摘要: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通常为自限性,但约有20%发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以持续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为特征,病死率高。AP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种病理生理过程,近年来,氧化应激(OS)在AP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OS指机体受到内外源刺激后活性氧的产生与抗氧化能力失衡,OS可导致胰腺细胞损伤、炎症反应加剧和器官功能障碍。抗氧化剂在动物模型中可减少OS引起的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