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写作的季节。“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万物更新的时节里,适合观察、适合思考。看到枯槁的树木日渐蓬勃,感悟生命的生生不息,激励我们不断向上;看到倔强的小草破土而出,感悟纤弱的生命迸发的无限力量,激励我们坚韧不拔、顽强不屈。 春日里《语文周刊·七年级单元新写作》也带着诚意如约而至,立足课本,在文字的海洋里为你寻找方法,摘选“头条”,陪你在写作的丛林里探索,引领你写出佳句美文,让文思在
看杨绛先生和钱锺书年轻时的照片,钱锺书潇洒俊朗,她温婉清秀,真是一对璧人。我觉得,他们骨子里散发出的儒雅和端庄最为动人。暮年时,他们都穿着黑色的衣裳,戴着黑框的眼镜,两位白发老人一起捧书阅读的侧影,那么安详、静美、温情。他们一生只做好一件事,此生只深爱一个人。 (外貌描写,抓住了人物服饰的特点,并以画面构图之美表现人物的外在之美和内在精神之美。) 读杨绛先生的《一百岁感言》,不由得惊叹,她已是
老孙啊,老孙!同志们走路你走路,同志们睡觉你做饭。为了同志们能吃饱,你三番五次勒裤带。你背上一面行军锅,走在部队行列里,风里来雨里去,日日夜夜,三年五载。你什么也不埋怨,什么也不计较;悄悄地活着,悄悄地死去。你呀,你为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献出了自己的一切啊!部队哗哗哗地前进着:战士们,担架队员们……走啊!走啊!老孙没有走完的路,同志们要走完!(通过周大勇的内心独白,介绍了老孙这一感人形象的特点:为同
故乡给了我一颗多愁善感的心,它常常在梦中打探故乡的消息。(首句紧扣“故乡”二字,奠定了全文抒情的调子。“多愁善感”系概括之言,提醒读者注意作者所感,是什么样的情感让“我”“常常”在梦中打探故乡的消息。) 我的家乡在千里之外的赣南,它的每一寸肌肤都浸润在红色文化里,在淡淡茶香中,在田间地头悠悠的歌声里。它是贫穷的,但它又是富硕的。它没有飞驰的动车,没有轰鸣的机器,有的是叮咚的流水、黛色的群山。且不
我的名字不是父亲取的,父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一个地地道道的文盲。在我满月的时候,父亲特意请来乡里一个挺出名的算命先生,得知我五行缺金,又因为父亲希望我长大有出息,能够跳出穷山村,于是算命先生便给我掐出这样一个名字:金翔。然而,就因为这个名字,我的童年很孤寂——小伙伴们常玩的“打仗”游戏,是不会让我加入其中的,他们会咬文嚼字般地称:金——翔,今天要投降,多不吉利呀!于是就把我一个人孤零零地晾在一
秋收时节,随母亲去地里收花生,和邻人三五个一起坐上村里摆渡的小船渡河,摆至河心,一条鱼突然就从水里跳出来,一跃就跃到船板上来,一船人欢呼起来:“是红尾巴鲤鱼!”阳光下,那闪着浅青色光泽的鱼鳞、耀着红色的鱼尾,是那样好看。因为被人握在手上,它的头与尾来回摆动,晶莹的水珠从身上坠落,生命力显得那样蓬勃。那时的我已读过李白的诗“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黄河边长大的孩子,老师教的第一节国文课,就是诗中的
我第一次见到她,是在元月下旬的一个日子,刮着五六级风。高树矮树,皆低俯着它们光秃秃的树冠,表示对冬季之厉色的臣服。(将人物设置在毫无生机的寒冬,有利于表现小女孩的弱小可怜。) 一个十一二岁的女孩儿,站在铁栅栏旁。我丢弃的那台脏兮兮的抽油烟机,已被她弄到那儿。并且,一半已从栅栏底下弄到栅栏外;另一半,被突出的部分卡住。 女孩儿正使劲跺踏着。她穿得很单薄,衣服裤子旧而且小。脚上是一双夏天穿的扣绊布
从背影上看,杨琴就是那种蹬着踏板助动车送货的人:她的腿有点罗圈,送奶时,她从不敢把奶箱绑在后面,都是把它们放在踏板上,经年累月弯着膝盖,别扭小心地载着奶箱骑行,腿就变成了O形。回到家,要拼命跷起二郎腿,才能扳回来一点。 杨琴 45 岁,凌晨三点半就起床送奶的日子已经有12年,这12年,她用爬楼送奶赚来的辛苦钱,将一对双胞胎女儿送入了大学;孩子上了大学开销大,加上另一个片区送奶的姑娘回老家结婚,杨
正面描写 [经典范例]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萧红《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赏析 文段用两个独立的段落正面描写了鲁迅笑声明朗、走路轻捷两个特点。鲁迅笑起来“连烟卷都拿不住”“
[课文典例]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也许还有人心里隐隐约约地说:你说的就是那些“兵”吗?他们看来是很平凡、很简单的哩,既看不出他们有什么高深的知识,又看不出他们有什么丰富的感情。可是,我要说,这是由于他跟我们的战士接触太少,还没有了解我们的战士:他们的品质是那样地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地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地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地美丽
[技法][讲解] 抒情,即表达情思,抒发情感,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它常常与叙述、描写、议论等结合运用。抒情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抒情,一种是间接抒情。今天就借助下面两个文段来与大家聊一聊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运用技巧。 [经典范例1] 我有事没事就去中药房,翻腾一层层的方格药匣子,摩挲圆圆的拉手。管家安叔为人和善,笑眼眯成一条缝,透着暖意。我淘得满头大汗,他拿毛巾给我擦汗
一写清心路历程,呈现感情变化 [经典范例] 挡眼的是几座巨大的沙山。只能翻过它们,别无他途。上沙山实在是一项无比辛劳的苦役。刚刚踩实一脚,稍一用力,脚底就松松地下滑。用力越大,陷得越深,下滑也越加厉害。才踩几脚,已经气喘,不禁恼怒。 我在浙东山区长大,在幼童时已能欢快地翻越大山。累了,一使蛮劲,还能飞奔峰巅。这儿可万万使不得蛮劲。软软的细沙,也不硌脚,也不让你碰撞,只是款款地抹去你的全
导语 巴尔扎克说:“当一切的结局都已准备就绪,一切情节都已经过加工,这时,再前进一步,唯有细节组成作品的价值。”任何一部文学作品,无论是人物性格的刻画还是故事情节的展开,典型环境的描绘,都需要生动鲜活的细节描写,可以说没有精湛的细节描写,就没有真切生动的艺术想象。 [课文典例] 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 然而
导语 欲扬先抑是一种常见的写作手法,它能够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在刻画人物时,运用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经典范例] “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
写人的文章,最重要的是摹画人物特点,外貌特点、语言特点、动作特点等,这些特点反映了人物行动的动机,体现了一个人的精神品质。所以,能否使作品中描写的人物神形俱备也就成为衡量一篇作品人物塑造成功与否的硬指标。成功的人物形象,其形象总是独一无二的,其精神总是别具一格的。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它不仅外形独特(猴子形象),而且疾恶如仇、不畏强权,这些特点让它成为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再如《皇帝的新装》中的皇
他冒死抵住失控车辆:“我不能退,后面就是闹市区” 近日,通城一段白色车辆拼死挡住失控车辆的视频在网络上刷屏,网友看到视频后纷纷为车主点赞:“他以一己之力挽救了很多人的性命”“英雄!阻止了一场毁灭性灾难,拯救了好几个家庭”…… 2024年10月7日12时30分左右,通城湘汉路粮道街口,杜志军驾驶着一辆白色小轿车正常行驶。突然,对向一辆黑色小车左右摇摆走“S”形剐蹭多辆车后,径直撞向杜志军驾驶的车
“家国情怀”的基本内涵包括家国同构、共同体意识和仁爱之情,是把个人、家庭、家乡、国家、全球融为一体的情感和胸怀,其实现路径是个人修身、重视亲情、献身祖国、心怀天下。它既与行孝尽忠、乡土观念、民族精神、爱国主义、天下为公等传统文化观念相联系,又是对传统文化的超越。家国情怀在建设幸福家庭、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公民意识和全球意识等方面都有着重要价值。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弘扬家国情怀就是要将个人理想融入伟大
一李大钊:将青春融入祖国的前程 1913年冬,李大钊怀着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强烈愿望到日本求学,于1914年9月进入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科学习。李大钊除了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外,还广泛涉猎各类知识和思想学说,探索救国之路。1915年1月,日本向中国提出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在日留学的中国留学生反响强烈,李大钊积极参加留日学生总会的爱国斗争,起草《警告全国父老书》,呼吁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保卫锦绣河
一 有一次,一家人围坐在八仙桌四周吃晚饭。我感慨地对阿大说:“扁担苦,百斤重担压弯了它的腰,阿大当初若把桑树全做成板凳,扁担就不用那么辛苦了。”阿大嘬了一口土烧酒,把酒盅重重一放说:“孩子,这可怪不得阿大,要怪扁担自己,这么一段又细又长的木料,哪做得了板凳?板凳的福气,全靠它自己,粗壮,开阔,肚皮里有货色。”阿大又嘬一口酒,用鄙夷的目光觑了阿爸一眼说:“唉,有啥办法,朽木就是朽木。所以呀,你们从
一 上饶市信州区中心广场路口,处于五三大道与赣东北大道交会处,该路口人流、车流量大,路况复杂。4条长约30米的斑马线围成的区域,是郑全卫的执勤区域。每天7时20分,他准时到岗。从7时30分早高峰开始,在90分钟的早高峰中,郑全卫大约要吹1000次口哨,挥手疏导交通约1 200次,纠正电动自行车越线停车、违规载人等数十次。临至傍晚,郑全卫亦是如此地站在路口,执勤疏导晚高峰的交通。 如这般的站岗执
[文题][展示] 生活在这个社会上,免不了天天与人打交道。有些人是你非常熟悉的,如你的父母,你的老师,你的同学……有些人是你陌生的,或许只是在某一刻与他(她)偶然相识,或许只是在某一地与他(她)萍水相逢……回想走过的这些日子,在你的心中一定有过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人。 请结合自我经历或感悟,选择其中一个,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内容自定;②文章贴近生活,禁止抄袭或套作;
真题回放 朱德的记忆里,有母亲挑水种田、养蚕纺纱的身影;萧红的记忆里,有鲁迅明朗的笑声、夜半的灯光;海伦·凯勒的记忆里,莎莉文老师教“我”识字、用水唤醒了“我”的灵魂……成长岁月中,总有一些人、一些事温暖了时光,照亮了人生。 请以“记忆中的人、事儿”为副标题,自拟正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1)内容具体充实,情感真实;(2)不得套作,不得抄袭;(3)不要扩写材料;(4)不得透
文题展示 故乡,是每一个人心中无法忘怀、不可替代的情感港湾。“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是离别故乡时的眷恋;“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是远行未还时的牵挂;“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是久别返乡时的惶惑;“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是难回故乡时的惆怅。 亲爱的同学,你对故乡有着怎样的记忆?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抒发对故乡的情感。 写作要求:1.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2.不出现真实的地
[真题][回放] 题目:情味浸润的时光 作文要求:(1)有创意地表达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不少于500字。(4)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姓名以及毕业学校名。 [文题][解析] 第一,审题立意。从题目中,我们可以提取到两个核心词汇:“情味”和“时光”。“情味”暗示着作文需要展现某种深刻的情感或情绪,这种情感需要是具体、真实且能够打动人心的。它可能来
问题展示 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世界因此变得色彩斑斓,个体生命也因此与众不同。请以“ 让我与众不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3)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人名、校名、地名。 [文题][解析] 本题是半命题形式,首先要将题目空缺处补充完整,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与众不同之处来界定。 如果将题目中的“我”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上面的材料带给你怎样的联想、触动和思考?请以“这样的表扬好温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写作提示: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写材料作文,分析材料的主旨是关键。图文结合的漫画,要结合画面领会文字的内涵。材料中童话式的故事情境,谈的是表扬的切入点以及表扬的效果。“用力地鼓掌,懂得欣赏别人”也值得表扬,拓宽了人们
终于等来缝针的大夫,一个瘦瘦高高的年轻人,大口罩把脸捂得很严实,看不出年龄。“躺那吧,先打麻醉啊。”听那声音,语气中尚有年轻半大小子的稚嫩,应该是刚参加工作不久。(文章开端,对年轻医生进行外貌、语言的描写,为后文“缝针”屡出问题做了铺垫。) 躺在简易手术床上,我的心咚咚地跳,听从医生指令把左手伸出,放在手术台上,医生开始清除我匆忙中用来止血的面巾纸,我看到了翻在外面的血肉,也看到了顺着伤口涌出的
进入初三,就像上了战场,我的人生字典只剩下一个字——拼。而最激烈的大型战斗现场就是——晚自习。 当一天的课程全部学习完成,夜色也已降临人间,老师在讲桌前坐定,同学们纷纷开始行动,我也把已经接满水的水杯放在桌角,拿出大书小册、笔墨纸张,摆好阵势,一天当中最激烈的战斗时光——晚自习,开始了! 进攻方是老师,只见他的眼睛,炯炯有神,虎视眈眈,像扫描仪一样,全方位、无死角,扫描过每个同学,微蹙眉头、微
6版 “作业终于写完了”,我站起身,伸了伸僵硬的腰,侧耳倾听,“咦?老爸今天怎么没有看电视?”我蹑手蹑脚来到客厅,只见老爸“卧”在沙发上,而遥控器正放在一边桌子上。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过去,不料一只大手先我一步抢走了遥控器,那只大手不断地在空中“飞舞”躲开了我的进攻。 我一看硬的不行,便来软的,赶紧伏下身子,好声好气地说:“亲爱的老爸,您看儿子的作业完成了,能不能让我换换脑子?”老爸看我那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