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新使命新任务 长期以来,国企改革一直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和重要方面。深化国企改革,事关中国经济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能否如愿如期达成。打造现代新国企,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关键措施,也是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加快建设一批产
2023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政府与国企的关系一直是改革开放45年来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 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征程。新时代新征程,政府与国企的关系如何界定和安排,这是关系国企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制度性问题,也是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全局性问题。下面,我就构建新型政企关系、打造现代新国企,谈点初步看法。 “政企关系新”应是现代新国企
回顾2023 年、展望2024 年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可以说,我们处在一个历史发展的关键期。2023 年全球经济增长3%,基本上已成定局。 2022 年,全球经济总规模达到101 万亿美元,是世界第一次经济总规模超过100 万亿美元。我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1 万亿美元,位列全球第二。美国仍旧是全球的第一大经济体,其经济总规模达到了25.46 万亿美元。排名第三位的经济体仍然是日本,经济规模
2023 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相对于传统生产力而言的,是对传统生产力的跃迁,是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要素具有创新性变革的生产力。在新的工业革命背景下,提升新质生产力,需要继续改革与
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专门提到,要以科技创新引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尤其强调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同时也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包括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这些词都很新。 下面来简单阐述一下我对新质生产力、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认识。 如何理解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
科技创新将发挥更大作用 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明确2024 年的工作任务时,首先提出科技创新引领。我认为,这不仅是提出一项工作,而且有更深刻的含义。 我的第一点理解是,在中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科技创新将发挥更大作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科技创新引领,过去说创新驱动,两种说法本质一样。新的提法表明要更深刻地理解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科技创新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有更为重要的作用,科技创新只有
新型财务共享的重要内涵 与传统财务共享不同,新型财务共享是集团企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财务集中统一管理中心的新型企业经营管理方式。 集团企业经营管理,要做到心中有数很不容易。在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企业管理者必须要了解企业,这样才能是一个好的管理者。 那么,企业管理者和新型财务共享的关系是什么样的?我的体会有三点: 第一,新型财务共享是了解企业的手段。作为集团企业的领导者,你要了解企业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深刻理解新质生产力 在“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的总要求,明确了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总目标——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这是赋予国有企业的时代命题,也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背景下,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国企必须要回答好“应该干什么”“应该怎么干”这一时代命题。 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