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密岭,总会给人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在小路拐弯处,生着一棵看上去很老很老的树。在老树苍劲的枝丫间,伏着一只听上去就很勤奋的蝉。我小心翼翼地靠近,生怕惊到它。但直至我的手指触碰到它的时候,它也丝毫没有要躲避的意思。它栖息于高枝,餐风饮露,不食人间烟火,却不舍昼夜地鸣唱。晨雾里,许是觉得安全了,它和它的伙伴们唱得更欢了。或开怀高歌,如行云流水;或浅唱低吟,似弄筝抚琴;或时断时续,时起时落,像远方缥缈
小象一遇到烦心事就喜欢抱怨。 有一天,小象向山羊伯伯诉苦说:“现在造的东西太不结实啦!我爬梯子,踏杆断了!我玩秋千,绳子断了!我坐下来吃饭,板凳垮了!我躺下来睡觉,床板塌了!您说,我是不是很倒霉?” 山羊伯伯打量了小象一眼,捋捋胡须说:“为什么你只会怨天尤人,就是没想到你们象是陆地上最重的动物呢?” 小象听了,沉默不语。 解读 看问题要全面,不能光看别人而不看自己。
“这些蜂窝状的石头神奇吗”“我们滴上盐酸看看有什么反应”“谁来测一测pH值”……咸宁市通城县雷吼村一座小山上,通城县第一小学教师易忠,正带着几名学生研究“奇怪的石头”。在周末和寒暑假开展这样的户外科学课,他已坚持了近40年。从年轻小伙干到头发花白,他还没有干够——退休后又返聘回学校,继续带着孩子们探索身边的奥秘。 从以发现和观察为主,再到如今的以探究和实验为主——经历从“自然课”升级到“科学课”
一篇不足二百字的山水游记,一段并不震天撼地的情感,却成就了一个远在深山无人识的小石潭。那么,我们不禁要问,这篇文章的影响力何以如此深远呢? [★审美的精微性] 【剪辑一】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柳宗元的审美精微有点超乎寻常。①句,一个文学家却像数学家一样敏感于数字,这种精细如丝的观察与体验习惯,如果不是出于对“处女景
【请你思考】 请指出加点词语在不同语句中的意义。 1.可 (1)潭中鱼可百许头 (2)不可久居 2.清 (1)水尤清冽 (2)以其境过清 【考点轻松掌握】 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的词叫作多义词。一词多义现象在现代汉语中普遍存在,在古汉语中亦然,这种现象是语言发展的必然结果。它的形成情况比较复杂,或通过引申,或通过比喻、借代,或通过假借等等。本义,即最初的意义;引申义,包括比喻义、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②营溪③。水底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曲④,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⑤;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⑥已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⑦,俾为亭宇⑧;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⑨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铭⑩石上,彰示来者。 【注释】①右溪:唐代道州城西的一条小
一、课内跟踪 基础锤炼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0分)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 (2)卷石底以出( ) (3)为坻,为屿( ) (4)伐竹取道( ) (5)可百许头( ) (6)水尤清冽(
[作家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实秋,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31年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38年任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曾编辑《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并撰写《导言》;主要散文作品有《踪迹》《背影》《欧游杂记》《荷塘月色》等;另有文艺论著《诗言志辨》《经典常谈》《新诗
2版 《新城游北山记》 1.(1)向西 与“东”相对 (2)离开 与“来”相对 2.C(A.代词,他/结构助词,的;B.才/居然,竟然;C.连词,表修饰;D.于是/乘,趁。) 3.(1)一阵山风吹来,堂殿上的铃铎都响了起来。(2)窗外有数十竿竹子,被风吹动互相摩擦,不停地发出急促的声响。 【参考译文】离新城的北面三十里,(越往里走)山就越深了,(尽是)野草树木和泉水岩石(,环境越来越)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