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话语简单而纯真,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一点点理解这个大大的世界。本期,让我们走进江苏省南京市将军山幼儿园,聆听孩子们的童言趣语。 彭新程 5岁 程程指着天上的月牙说:“妈妈,月亮被吃掉了。”妈妈笑了:“是呀,被天狗吃了一口。”程程担心地搓着手:“那我们快喂它点饼干,让它变回圆的吧。” 李灏言 4岁 又又看着鱼缸里的鱼问:“爸爸,小鱼晚上睡觉吗?”爸爸说:“睡呀,它们在水里躺着睡。”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的诗句,叩击着每颗热爱家国的心灵。 金秋十月,山河锦绣。本刊特别策划“凝心铸魂,培养孩子的家国情怀”专题,以真实故事为笔,勾勒家国情怀在平凡生活中的生动模样,培养孩子的爱国之心,传承红色基因。 家国情怀从来就是心中滚烫的信念,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愿孩子们从小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在汲取知识的同时,不断厚植家国情怀,书写有温度
小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是爱,更不懂怎么样才算爱国。那时候,懵懂中知道妈妈疼爱自己,知道父母为了维持家庭生活辛勤地劳动。当时也没有读过什么关于爱的小说,也很少接触爱国主题的电影,对爱的理解非常有限,完全是本能的感觉。后来,读了一些中外文学经典,包括红色经典,也看过一些红色电影,开始明白爱与奉献、责任等紧密相连,也开始懂得爱国要超越个人得失,将个人命运融入家国洪流之中,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 依我
早上醒来,刚拿起手机就看到在部队当兵的儿子发来的微信。他说:“今天是外婆生日,我不方便打电话,你帮我祝外婆身体健康、生日快乐;也替我向外公问好。我马上要去参加体能特级考核了,有点紧张。拜拜。” 中午,我带着给父母买的两双鞋来看他们。 1 今年的秋天似乎特别热,刚从菜地回来的父亲正在院子里晒黄豆,忙得只穿一件短袖。我问他们中午吃什么,母亲笑着说:“一个清炒扁豆丝,我再做个青菜肉圆汤就好了,有荤
今年是我入伍第30个年头,虽然我脱下军装回地方已经多年,母亲说起我刚当兵时的情景,仿佛就像昨天一样。我刚去部队后,她内心十分难受,只要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想我想得哭。母亲说再怎么难过,也藏在心里,从不对我父亲说,让父亲给我写信时说她和家里一切都好。 每次听母亲这么说,既心酸,又感慨。为她对我的疼爱而感动,更为她的大度、忍耐和隐瞒而百感交集。每次我都会对她说:您是位了不起的母亲!有时候我甚至跟她开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戍边战士陈祥榕最真挚的战斗宣言,也是一位00后青年用生命践行的坚定信仰。这纯粹深情的表白,这柔软坚定的誓言,穿越风雪边关,来到书声琅琅的校园,拨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弦,让家国情怀有了最动人的回响。 我们常说,爱国不是苍白的口号,不是抽象的概念,不是遥不可及的壮举,而是具体的“看见”。看见壮美的山川河流,看见波澜壮阔的奋斗史诗,看见中国历史的厚重与凡人的坚守。 每年国庆节
“国荣,朱老刚刚念叨鱼汤面,东台那口老味道。”退休后,正在福州走访新四军老战士的江苏省东台市新四军和苏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会长杨爱国,在电话里与好友章国荣聊着。 章国荣的职业是厨师,系“东台鱼汤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福州?走访新四军老战士?”他打心眼里敬佩好友千里之行走访老战士的举动。 “对,走访的是1928年出生的朱国钧,我们东台人。1942年参加革命,1943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
转眼间,“双减”政策已经实施4年,当年幼儿园大班的小宝现在已是四年级学生了。在这过程中,我们跟孩子一起探索、共同成长。 暑假时,在我们的引导下,小宝自己制订了一份假期计划,并认真遵守。每天早上7点,她会起床,洗漱、吃早餐,接着开始晨读。每天有计划地进行阅读打卡、小数报打卡、练字打卡,以及合理分配时间完成各项假期作业。 每天,小宝都坚持运动,去小区游泳馆练习游泳,偶尔还会和姐姐来一场游泳比赛
9月开学了,看着大儿子开心走进校园的背影,想起几年前他初入小学的情景。 那时,我们以为他一入学就能适应小学生活,并完美应对一切。可第二天,他就耷拉着脑袋跟我说不想去上学了,害怕! 我心里一惊,再三询问才了解:班上有几个同学是学跆拳道的,一年级的小孩,下课就“霍霍霍”展示。儿子对我们说:“班上同学好几个都会武功,我赢不过他们!”我憋不住,躲旁边笑了。孩子爸爸蹲下身子,认真地问:“中国功夫是很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即使世界上所有的人都瞧不起您的孩子,做父母的也要眼含热泪地凝视着他,欣赏着他,激励着他,永不放弃!”其实,不仅孩子,人人都需要被欣赏、被夸奖。作为家长,我们要多欣赏、夸奖孩子,让每个平凡的日子都因彼此的陪伴而闪闪发亮。 小星刚上小学一年级。为了培养小星的阅读习惯,父母每天晚上会和他亲子阅读。刚开始,小星总是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父母不气馁,坚持陪他阅读。 有一
2023年,92岁的母亲记忆明显衰退,有时不记得自己的退休金到哪里领取,经常唠叨退休前在单位领取工资的情形。大哥从外地回来探望母亲,母亲错把大哥当大表哥。由于母亲又患突发性耳聋症,疏于与原单位退休党组织联系,所属退休党支部活动也没有参加。 冬至之夜,身穿睡衣的母亲从睡梦中惊醒,起床,手拿钱包推开我的卧室门,对我说:“已到年底了,你赶紧去我单位,找支部书记,帮我缴党费,以往都是每年年底前缴党费
问:我儿子在班里特别守纪律,上课认真听讲,和同学相处融洽,是大家眼里的“小模范”。可一回到家,他就像变了个人似的,蛮不讲理,稍微不顺心就大喊大叫,简直是个“小魔童”。面对孩子这种“双面行为”,家长该怎么引导? 答:家长您好,非常理解您的焦虑与困惑。孩子在学校和家里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双面”状态,其实是家庭教育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孩子出现这种反差,本质上是在不同场景下角色认知出现了断裂,背后藏着他
从小,我就向往江南。诗词歌赋里的江南浪漫深情,百戏之祖的昆曲唱尽天下有情人的缠绵哀愁;撑着油纸伞结着丁香一般愁怨的姑娘,至今仍是文学里一个深刻的符号。史书上的江南,四大才子的故事家喻户晓;陆游与唐婉的深情温柔如水;而晋室、宋室南渡又给江南添了金戈铁马的悲壮。现实中的江南,自古便是钟灵毓秀之地,富庶安逸,文脉绵延,人才辈出;“教授之乡”“院士之乡”的美誉彰显出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勤学好思、崇文向学的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董永故里东台西溪就被一群鸟唤醒,千年古镇被一道道红绸装点得喜气洋洋。犁木街牌坊不远处,一对年轻人慢慢走着。也许是闻名遐迩的爱情圣地让他们生出不一样的情愫,两人相视一笑,嘴里蹦出这样一句话:“天上有鹊桥,人间有西溪。” 农历七月初七,2025年的七夕节,中宣部、民政部、文旅部、全国妇联等六部委联合主办的“我们的节日·七夕”主题文化活动在这
江苏盱眙第一山,得名于宋代书法家米芾所题“第一山”,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踏入盱眙县第一山历史文化街区,青石板路上的苔藓在晨露中泛着微光。抬眼望去,青砖黛瓦的偶园在绿树掩映下越发古朴雅致——这座800平方米的明清园林,如今成了见证幸福的新地标。作为江苏省婚俗改革实验区和省妇联新型婚育文化培育试点单位,盱眙县充分挖掘历史人文山水自然特色,创新“结婚+旅游”模式,将婚姻登记与文化旅游相结
2025年8月28日,苏州虎丘婚纱产业城“HQ·婚嫁(中国)”直播间内,主播身着鸾鸟衔枝中式秀禾服,讲解着中式婚礼“三书六礼”的讲究,传递着对美好爱情、幸福婚姻的期待和憧憬。这场直播观看超25万人次,近80%下单用户为25-30岁适婚女性。 作为江苏省妇联新型婚育文化培育试点单位,承载苏州婚庆产业四十余年积淀的虎丘婚纱产业城,正以产业为基、创新为桥,通过线上直播、线下体验与商户经营培育践行新
1 一位母亲曾向我倾诉:儿子休学在家两个月了,医生诊断为轻度抑郁倾向。孩子情绪时好时坏,整个家庭都陷在深深的焦虑中。 我理解这种窒息感。当孩子突然从生活的轨道上脱轨,父母的恐惧往往如潮水般涌来:“孩子生病了,未来怎么办?”这个标签一旦贴上,连孩子也会这样定义自己“我有问题,我不再正常”。然而,这正是我们需要打破的第一个幻觉:抑郁不是终点,而是心灵深处的某个转折路口。 每个人都会在某个阶段
“我总是认为,一个最重要的教育任务,是要教儿童用心灵认识世界,用心灵了解人——不仅是亲友,还有生活道路上遇见的任何同胞的处境。把小学生教得会感觉出他所遇到的人内心沉重、有某种悲痛,是一种最细致的教育本领。”一次午习课分享,我深刻地意识到:苏霍姆林斯基说的这番话多么质朴而真诚。 1 午习课上,我给孩子们分享了绘本故事《我爸爸》。暖色调的画面、诙谐幽默的文字引起了孩子的兴趣,“我爸爸吃得像马一
亲爱的爷爷: 您好!看到窗外的梧桐,我想起了您院子里的那棵老桃树。今天老师教我们学习《家书》这篇课文,我突然特别想给您写封信,说说心里话。 爷爷,您知道吗?虽然爸爸已经从部队转业好几年了,但他还是保持着军人的习惯,对待工作十分较真,连续几年都被他们单位评为优秀员工。他常说:岗位就是战位,虽然脱下军装,军人的传统不能丢。我平时写作业经常开小差,爸爸没有批评我,而是给我讲起了太爷爷的故事。
亲爱的女儿: 你好。2024年7月28日,在你姑姑的婚礼上,伴随着《喜欢你》的优美旋律,你登上舞台,开始了深情款款的演唱,为新婚的姑姑送上温馨的祝福。那一刻,我恍然发现,你早已经长大,不再是那个喜欢哭鼻子,喜欢缠着我讲故事的小女孩了。 女儿,你还记得三年级时的一件事吗?你早晨起床晚了,便怪妈妈没有喊你,又跺脚又哭泣,心急火燎的。我刚要发火,你妈妈悄悄冲我摆摆手,拿起手机,把你哭闹的全过程拍下来
《AI时代学生画像》 唐江澎 著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AI之于教育,意味着什么?教育改革创新,该何去何从?未来学生的画像是什么?未来教室是什么样?本书收录了江苏省锡中教育集团总校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唐江澎近年来的公开演讲、演说、采访对谈的精华内容。面对AI时代的到来,作者为我们描绘了AI时代的学生画像,展现了未来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在指出现有教育问题的同时,为新环境下教育变革的
独坐敬亭山 【唐】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的世界,曾经热闹非凡,可是此刻,喧嚣不再。那些围在身边叽叽喳喳的鸟儿们,都朝着高枝儿飞过去了,飞得那叫一个干净,一只也没有留下;就连以前认为可以陪伴自己的、清高孤傲的那朵云,也悄无声息施施然飘走了。诗人曾有过的被人称赞、被人追捧,似乎一秒钟之前还在,可是瞬间消散,就只有自己一个在风中凌乱了,身边的人都云散
近日读李清照词集《漱玉词》,被这句打动了:“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蘋花汀草。”写的是暮秋时节,红消翠减,岸边花草露水重重。她不说荷叶枯萎,一池萧索,她说莲子已成,一种功德圆满的获得感油然而生。那时那刻,面对半杯水,李清照的解读是半满,而非半空。 再看词的上阕:“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毫无悲秋之气,全是秋光可人的明快与灵动,颇有一种刘禹锡“我言秋
朵朵还是朵朵的时候,说话漏风,已经展露其伶牙俐齿的话风。等她长大为张庭墨,多喝几年墨水,开始出口成章——诗章了。张庭墨,11岁半,一个五年级小学生,一个爱幻想的人类幼崽。 《风》:只朝着自由的方向吹/风是烟/风有自己的思想/风不需要人管它/风想飘到哪里/都可以 《自由》:辽阔的天空能容得下鸟/但是/鱼不行/辽阔的大海能容得下鱼/但是/鸟不行/鸟和鱼追求的/是同一种自由/它们追求的/都是属于
家长会是家校沟通的重要渠道,是家长了解孩子在校表现,与教师交流教育理念、共同探讨孩子成长问题的关键平台。然而,在许多家长和老师的印象中,家长会似乎是一个固定流程——老师介绍班级情况,分析学习成绩,强调纪律要求;家长则安静地坐在台下,偶尔记笔记,最后带着一叠资料回家,却发现自己对孩子在校的真实状况依然知之甚少。家长会难道是报告会,家长就只是听报告吗?我们该如何让家长会发挥更大价值呢? 从听众到
新学期开学,我班的孩子们升入了中班,他们的语言表达越发丰富。有一天天很热,梦梦说:“已经过了中秋节了,为什么天还这么热?不是已经到秋天了吗?” 过两天,浩然带着一片梧桐叶入园了。他对小朋友说:“你们看,我捡到一片落叶,是不是秋天到了呢?”在小班的时候,我们开展过关于秋天的主题活动,当时,孩子们捡拾了很多落叶。这些在孩子们的心中留下了印象,他们知道叶落是秋天的特点之一。 于是,孩子们开始期盼
“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在一个班级里,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有的孩子像清晨的露珠,敏感细腻却藏着微光;有的孩子像破土的新芽,莽撞倔强却充满力量;还有的孩子像晚开的花苞,需要耐心等待成长。但教育的真谛,恰恰在于看见每一份独特背后的价值。 1 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点,我们要学会多角度观察,多发现孩子的优点,多给予鼓励,那么孩子就会成长得更自信、更阳光,在爱与认可中成为更好的自己。
女儿上大学后,我光荣的接送使命就此结束。老屋距离学校近,但在六楼,没有电梯。看着父母爬楼时扶腰喘气的样子,我和妻子一合计,干脆卖了城里的房子,在南京东郊安了新家。 通勤从此变成了地铁之旅。每天早晚高峰,我渐渐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自动扶梯前总排着长龙,人人低头摆弄手机;一旁的步行楼梯却空空荡荡,偶有少年如风掠过。论速度,楼梯其实更快些。老人们乘扶梯自是情理之中,可那些生龙活虎的年轻人,宁可前胸
梧桐叶子落下来的时候,我到了南京。南京的梧桐树是出了名的,枝干粗壮,叶片阔大,遮天蔽日,在街道两旁排开了阵势。我想,赛珍珠当年,必定是常在这些梧桐树下走过的。 此番来南京,名为寻访赛珍珠的足迹,实则是想触摸一下那位曾以中国为乡愁的异乡人的温度。赛珍珠是美国人,却在中国生活了近四十年,中文于她,不仅是语言,更是思维的脉络。她以中文思考,用英文写作,这事想来便觉奇妙。 南京大学的北园,我按图索骥而
位于南京市鼓楼区湖南路1号的凤凰国际书城,曾荣获“江苏最美书店”称号,是南京的文化地标,不仅拥有传统书店的底蕴,更融入了美术馆、自习室、运动空间等多元业态,让阅读成为一种立体的生活方式。 书城共有六层,每层空间布局各有特色。一楼的社科区以深棕色书架搭配暖黄灯光,沉稳而温暖;二楼文学区,弥漫着浓郁的人文气息,在这里,我能与古今中外的文学巨匠对话;三楼的少儿区充满童趣,色彩斑斓的书架吸引着小朋友
推开“随遇而安”咖啡店的黑色木门,一声“叮”的铜铃响,仿佛给时空划了一道分界线——门外是纷繁嘈杂的车水马龙,门内是裹着咖啡香的慢节奏生活。 “随遇而安”南京江宁店位于菲尼克斯路70号总部基地的园内,我无意间在学校附近寻到这样一个适合阅读的天地。店内没有花哨的装饰,整体以白色为主色调,店主在店内分出大片空间,设计了一个室内的小花园,成片的绿意与整墙的书架相映成趣,让低头沉迷学习、忙于工作的人,
古老的徐州是什么样?它为什么被称为“城叠城”?一天,老师带着我们走进徐州城下城遗址博物馆,一起来探索这个秘密。 进入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镇馆之宝——陶钵。这件古老而精美的文物如同一个深深的盘子,上刻“彭城”二字。我们凝视着它,仿佛来了一次集体穿越,去看那一块块秦砖汉瓦垒砌的英雄豪杰的遗台,听那一片片青花瓷片诉说彭城百姓尘封的故事。 在众多的文物中,我最喜欢的是双系执壶,碧绿的釉色在黄色的
我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城镇长大,阿图什的大街小巷都留存着我的成长印记——傍晚放学路上,总能闻见烤羊肉串的香味儿,维吾尔族大叔熟练地翻转着肉串,光是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周末,我最爱去大巴扎,那里色彩斑斓的地毯、造型独特的英吉沙小刀,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上学后,我很喜欢学校,但学校多媒体设备陈旧,播放课件时常卡顿,图书馆藏书少且更新慢,想找本新课外书总是无功而返。后来,有
“同学们,和你们结对子的江苏小伙伴,给你们寄东西啦。”班长抱着纸箱冲进教室时,春日的阳光穿过教室玻璃,在课桌上投下细碎的白光斑。 解开湖蓝色系带的瞬间,几颗沾着晨露的江南枇杷滚了出来。我小心翼翼地拆开看,竟是刺绣和一封带有石榴花香的信。这是我们结对的第二年,窗外的石榴树抽出了新芽,粉白的花苞在春风里轻轻摇晃。 去年深秋,张家港市一所学校与我们结成“姊妹班级”。那是我第一次拿起绣花绷子,手里攥着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家乡政府机关工作。那时的机关大楼四楼有一间阅览室,所有报纸都用黑色铁质报夹夹好,整整齐齐地挂在深褐色报架上。几张阅览桌上,杂志按类别叠放得平平整整,没有一丝褶皱,干净又妥帖。 午休时间,我总爱来到这里,读报、看杂志。空气中弥漫着书香,还有一点淡淡的木头家具的味道。 在众多杂志中,我最喜欢看《莫愁》,它属于引领风潮的一类读物,格调高雅、内容积极,深受大家的
哭一哭没关系,你看云也会掉泪。 ——绘本《教育就是,没有一棵树 一开始就是树》 学习之事,贵在一个“兴”字,尤其小孩,存个欢喜之心,深根以发芽,来日总是可长可久。 ——薛仁明《养出元气满满的孩子》 仪式感就是一家人齐心协力做一件事。 ——绘本《14只老鼠大搬家》 哪怕你是一只蜗牛,只要能够爬到山顶,和雄鹰所看到的景色是一样的。 ——不妄自菲薄,不轻言放弃,自有大收获 我正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