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露珠会顺着叶面滑落,蝴蝶破茧需要经历必要的挣扎,生命有自己的节奏。当我们总想用“修剪盆栽”的方式塑造孩子时,或许就该放下剪刀,学会接受成长本来的模样。 热带雨林中斜叶榕的种子落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一边吸收养分,一边独立生长,最终自成森林。同理,教育不是代替孩子成长,而是为其提供土壤和阳光。芬兰教师常把一句话挂在嘴边:“相信孩子能行”。他们给小学生自主规划作业的权利,结果这个人口小国却培养出无
十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中要求,“县级教育部门要组织区域内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测评,用好开学重要时段,每学年面向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中等职业学校等学生至少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测评,指导学校科学规范运用测评结果,建立‘一生一策’心理健康档案”。本文就县域测评工作流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思路尝试进行梳理和探讨。 ▎3个关键点影响测评工
作为一名心理教师,在咨询室接待来访的初中生时,常常会看到这样令人心疼的场景:孩子们在老师面前难以抑制地哭泣,倾诉着内心深处的痛苦与迷茫。他们深感父母对自己缺乏理解,在成长过程中遭遇诸多困惑,如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处理、自我认知迷茫等,却无法得到有效的支持与引导,只能独自承受。每当目睹这些场景,我的内心总是充满怜惜。这不禁让我深思:作为父母是否真正尝试过站在青春期孩子的独特视角,去深入洞察他们所经历的
“爱满天下”是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重要的教育思想之一。陶行知先生认为,无论从身体上,还是心理上,孩子们的成长都不能缺少适当的“营养”,只有保证这一基础条件,才能实现好的创造力。因此,教育的过程离不开爱的滋养。 爱的约定 挖掘潜力 在教育心理学中,可塑性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具有发展和改变自己的潜力和可能性。在培养学生可塑性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至关重要。教师作为一名教育工
老师是儿童成长道路上的陪伴者、呵护者和指导者,教育的精髓在于敏锐、精准地识别他们的独特性,为其提供细致的指导,用爱滋养、用智护航,全面融入他们的成长历程。 ● 一个可爱又矛盾的孩子 同学小乐,是一个即将升入五年级的男孩,他学习较为吃力。身为他的语文老师,我注意到他的阅读节奏缓慢,每分钟仅能读约50个字,而同龄的四年级学生每分钟可读255.85个字,在叙述事情时,他往往难以连贯地表达,只能零星地
在教育的广阔天地里,每一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星辰,他们以独特的光芒照亮自己成长的道路。然而,有这么一群特别的孩子,因种种原因在人际交往与自我表达上遭遇更多的挑战与障碍,他们就是孤独症儿童。孤独症儿童又被人们叫作“星星的孩子”,他们通常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周围事物视而不见,就像天上的星星,在遥远的夜空中独自闪烁。南京市汉江路小学通过实施全员导师制,为孤独症男生量身制订成长方案,38名导师构成的团队不
“老师”与“妈妈”在我们的生命中占据着非比寻常的位置,妈妈的身份让我们对生命、亲情有更深刻的理解;老师的角色让我们将热爱、理解给予学生。有这样一群人,她们既是老师,也是妈妈。很荣幸,我就是这样的老师,也是这样的妈妈。 ▎可怜天下父母心 刚休完产假,我就接手初二班主任的工作。每天一打开互联网平台就会跳出小新妈妈的消息:“张老师,想跟您说一下,小新戴角膜塑形镜,又戴镜框眼镜,可不可以把他的座位往前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检查作业几乎是每个家长都绕不开的环节。然而,不知从何时起,原本应该是充满爱与陪伴的亲子时光,却逐渐演变成一场充满压力和冲突的“试炼场”。家长们眉头紧锁,孩子们如坐针毡,双方在作业本的方寸之间,似乎隔着一道无形的鸿沟。家长到底该不该帮孩子检查作业?该如何有效地帮助孩子检查作业呢?这些问题困扰着许多陪伴孩子学习的家长。 事实上,家长检查作业并不能片面地区分对错。作业是老师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