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张舜民《画墁集·跋百之诗画》)在中国艺术门类里,诗歌与绘画有着许多共同点,“诗画一律”“诗中有画”,也成为众多古代诗论家、画论家的名言。王维既是名画家,又是大诗人,在诗、画领域和诗画相通方面均堪称典型代表,其创作经验以及后人对他的相关评说,给我们留下了大量可继续讨论的话题空间。 王维的诗画及其关联 唐代有众多诗画兼能的大家、名家,但若就艺术成就和影响论,王维无疑是
把西门庆和韦小宝扯到一起,乍一看,很有点关公战秦琼的味道。 西门庆者,小说《水浒传》中的重要配角,《金瓶梅》中的中心人物。按书中所说,是北宋末年的商人、豪绅;按作品问世的时间算,则应算是明代的“产品”。 韦小宝者,小说《鹿鼎记》中的主角。按书中所说,是清康熙年间的人物,是个出身妓院的小无赖,又莫名其妙地成为江湖大帮会的龙头老大,还兼着朝廷一等鹿鼎公、抚远大将军;按作品问世的时间算,则是地地道道
思想是旷野而不是轨迹。书,则可能是这个旷野中的鲜花河流,淡淡白云,欣赏美景,心情愉悦;也可能是身下的荆棘,摘择不掉,刺痛人的内心;还可能是远方的高山,让人仰止,更可能是天上的北斗,为人指明方向。当鲜花、河流、荆棘、高山、北斗,汇集到人内心的世界,赋予它阅读和思考,就变成了奶和蜜,成了人的力量源泉。 高山与北斗 一位小姑娘大学毕业要去国外留学。姥爷依依不舍。临别之际,姥爷就给外孙女做了一份礼物。
张九龄,字子寿,一名博物,仪凤三年(678年)出生于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是初盛唐著名的宰相诗人,其风度和才华深得玄宗赏识。以至每次举荐人才的时候,唐玄宗都要问道:“风度得如九龄否?”(《旧唐书·张九龄传》)风度,指人的内在修养和气质呈现出来的独特神姿韵味,体现为言谈举止的端庄雅致、才华能力的超逸绝伦。能让“英断多艺、仪范伟丽”的唐玄宗如此欣赏赞叹,可想见其人风采。张九龄以二十卷《曲江集》在唐
耒阳,向被誉为荆楚名区、三湘古邑。这里有一条圣灵的耒阳溪,发源于湖南省汝城县耒山、桂东县万洋山,上游与郴水相接,流经耒阳县,西北流至衡阳入湘水,是唐代从衡阳逆水南下的一条重要水道。耒水流域发生过不少神奇故事:耒阳,据说是炎帝创耒之地,后来养育了造纸术的发明家蔡伦,张良、杜甫、韩愈、朱熹、张栻、湛若水、邹守益等都与耒水情牵意连。下面谈的这个故事围绕着张九龄、戎昱二人和一首诗《耒阳溪夜行》展开。 张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最有盛名,开元贤相张九龄比李白年长24岁,他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诗, 亦“足于太白相敌”也。 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艺术审美 张九龄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是一首五言律诗。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开元十一年(723),张说为宰相,张九龄深受器重,引为本家,擢任中书舍人。开元十四年
《唐诗三百首》是清代蘅塘退士孙洙编选的唐诗选集,此书影响深远,问世不久就“风行海内,几至家置一编”,被视为唐诗入门读物的首选,也成为唐诗选本里流传最广远的选本。该选本以张九龄的《感遇(十二首)》二首为《唐诗三百首》的开卷之作。我们以为,深究其原因,是很有意义的。 《感遇》其一: 兰叶春葳蕤,桂花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