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辣椒是一种国内外种植面积最大的蔬菜,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极端寒冷气候限制了辣椒的生长发育,严重影响其经济价值。因此,研究低温耐受性对指导辣椒的生产和育种至关重要。随着多组学联合分析技术的发展,辣椒耐寒性的研究一直在不断推进。从辣椒的生长发育、生理代谢、光合作用、耐寒评价体系和分子机制等方面阐述了辣椒低温胁迫响应机制的研究进展,针对相关机制总结了辣椒寒害防御技术,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
摘 要:为进一步跟踪我国姜用农药登记及最大残留限量(Maximum Residue Limits,MRLs)标准制定进展,保障姜的质量安全,对目前登记的姜用农药产品的防治对象、有效成分及数量进行梳理,并分析国家制定的姜用农药MRLs现状。结果显示,我国目前批准登记的姜用农药产品180个,有效成分52种,高效、低毒、绿色的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逐渐增多。GB 2763-2021及其补充标准GB 2
摘 要:以拟南芥NPR基因家族成员蛋白序列为查询序列,在西瓜基因组数据库中鉴定西瓜NPR基因家族成员,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盐胁迫下的表达分析。共鉴定到4个成员,将其命名为ClNPR1~ClNPR4,其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保守功能结构域、重要氨基酸残基及motif分析结果与其他物种有较高的一致性,顺式作用元件分析显示,ClNPRs与非生物胁迫相关。300 mmol·L-1 NaCl处理耐
摘 要:植物蔗糖转运蛋白(sucrose transporter,SUT)主要介导蔗糖质外体运输,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探讨马铃薯蔗糖转运蛋白基因StSUT2的表达模式,通过TOPO定向克隆了StSUT2基因上游1700 bp启动子序列,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StSUT2基因在不同组织器官、不同光照时间下的表达特性。结果表明,马铃薯StSUT2启
摘 要:为了探明不同瓤色西瓜果实发育过程中颜色变化与类胡萝卜素组分及含量之间的关系,以红瓤、粉红瓤、黄瓤和橘瓤4种西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授粉后7、14、21、28、35、42和49 d利用色差仪对果实进行颜色特征值的表征,并测定类胡萝卜素组分及含量。结果表明,在西瓜果实发育过程中,红瓤西瓜G42和粉红瓤西瓜23XZ-9主要积累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橘瓤西瓜23XZ-8主要积累β-胡萝卜素和
摘 要:为准确、高效地鉴定西瓜专用瓠瓜砧木苏砧1号杂交种子纯度,以苏砧1号及其亲本为试验材料,结合简化重测序和KASP技术,筛选并获得2个稳定多态性KASP标记(SNP1101和SNP1102)。利用2对KASP标记进行苏砧1号的537株单株基因型检测,并结合田间表型验证标记准确性。结果表明,该批苏砧1号葫芦类型砧木种子纯度为99.44%,2对KASP标记鉴定结果与田间表型鉴定结果一致;并且可将苏
摘 要:为了探究在基质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木霉菌剂对西瓜育苗的影响,通过在西瓜穴盘基质中应用不同浓度的木霉菌剂,分别是空白对照CK、T1(104 CFU·g-1)、T2(105 CFU·g-1)、T3(106 CFU·g-1)、T4(107 CFU·g-1)、T5(108 CFU·g-1),以筛选出能促进西瓜幼苗生长的适宜木霉菌浓度。结果显示,木霉菌混配基质处理较常规基质处理可以显著促进西瓜幼苗
摘 要:西瓜嫁接是实际生产中克服连作障碍最有效的栽培方式之一。为探索嫁接栽培条件下小果型西瓜在生育期蔗糖、果糖和葡萄糖的积累模式,选用了14份小果型西瓜种质资源材料,在果实授粉后的10、16、22、28、34 d测定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含量。结果表明,(1)不同西瓜资源的蔗糖含量随生育期变化产生差异,早春红玉在授粉后28~34 d蔗糖迅速积累,而苏梦5号、苏梦6号和苏梦7号在授粉后16~34
摘 要:以甜瓜品种绿肉伽师瓜和西开心为材料,用50 mmol·L-1 NaCl和NaHCO3分别模拟轻度中性盐、碱性盐和混合盐碱(NaCl∶NaHCO3=1∶1,1∶2,2∶1)胁迫,明确两个甜瓜品种芽苗期响应盐碱胁迫的生理特性。结果表明,盐碱处理显著影响种子萌发指标、ɑ-淀粉酶活性、幼苗根系表型参数(根表面积、根长、根系平均直径)及呼吸强度。单独碱性盐处理下,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
摘 要:为了向远缘嫁接杂交育种及性状的定向调控提供参考依据,以亲缘关系较远的野生醋栗番茄、契斯曼尼番茄和栽培种番茄原味一号分别为砧木和接穗,各自以自根苗为对照,分析比较正反向远缘嫁接后,番茄果实形状、外观商品性、内部结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及正反交亲和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种间正向和反向远缘嫁接,不会对栽培种和野生番茄的果实形状产生显著影响,但会对栽培种番茄的果实果梗洼大小、萼片数量、可溶性固
摘 要:为了筛选出适宜昭通地区气候环境特征的优质樱桃番茄,以10个樱桃番茄品种为试材,通过比较樱桃番茄植株生长指标和果实品质指标之间的差异,利用相关性、主成分和感官评价等多元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植株生长指标和果实品质指标在不同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小翠和沪樱红1号属于多歧花序,单花序穗果数最多,达到50个以上,显著多于其他品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葡萄糖含量与糖酸比呈极显著正相
摘 要:为筛选适宜晋北地区种植的优异马铃薯品种,对引进的42个马铃薯品种的12个质量性状和6个数量性状进行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引进的品种表型多样性丰富,质量性状中的熟性、花繁茂性、薯形、薯皮类型、肉色和芽眼深度,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达到了1.24、1.23、1.59、1.08、1.09和1.05。6个数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均在1.5左右,变
摘 要:为了解决9608香菇种植出现的种性退化问题,以PDA培养基为对照,研究6种脱毒剂处理对香菇菌丝生长速度、漆酶和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及LeV-HKB病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病毒唑、1.5片黄连素、1片黄连素、金银花、香菇多糖处理的香菇菌丝生长速度分别提高9.33%、1.80%、4.76%、2.44%、0.39%,而卡那霉素和氨苄青霉素处理的香菇菌丝生长速度分别降低了5.26
摘 要:为厘清香菇主产区海拔及棚型对鲜香菇供应周期的影响,以伏牛山区卢氏县和西峡县两个香菇主产县为中心,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搜集了23个乡镇低、中、高海拔下简易型、简易标准型(简称简标型)、标准型大棚的89个香菇种植户样本,以鲜香菇供应时间为中心,分析了海拔、棚型对鲜香菇供应时间及花菇供应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简易型和简标型大棚鲜香菇供应时长与海拔呈负相关,低、中海拔鲜香菇供应
摘 要:为筛选出适宜广西地区西瓜嫁接栽培的南瓜砧木,以西瓜品种京美3K作为接穗,以自根苗为对照,研究了6个砧用南瓜(S1~S6)和2个葫芦砧木(S7和S8)嫁接西瓜后对幼苗质量、田间长势、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参试砧木均具有较好的嫁接亲和性和共生亲和性,除砧木S8外,所有砧木嫁接的西瓜产量均高于自根栽培,且S1增产效果最显著;在果实外观方面,除砧木S5和S6外,其他砧木嫁接均不
摘 要:以黄瓜优良品种贵妃兔子腿为试验材料,探讨不同外源MT浓度对高温胁迫下黄瓜幼苗表型性状和生理指标的影响,以筛选出可有效缓解黄瓜幼苗高温胁迫的适宜MT浓度。结果表明,与常温处理相比,高温胁迫显著抑制幼苗的生长,100 μmol·L-1的外源MT处理高温胁迫下的黄瓜幼苗,叶长、叶宽、株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高温胁迫显著抑制了幼苗的生理活动,100 μmol·L-1的外源MT处理显著提高了幼苗
摘 要:为探究不同灌水量对日光温室黄瓜农艺性状和光合效率的影响,以津园60黄瓜为材料,设置5个不同灌水量的处理,分别为CK(253.39 mm)、A1(153.39 mm)、A2(453.39 mm)、A3(653.39 mm)和A4(853.39 mm),研究其对设施黄瓜的主要农艺性状(株高、茎粗、叶面积、节间长度、干物质含量及根冠比、根长)、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光合效率[光
摘 要:分析2021-2023年武威市主要生产基地蔬菜瓜果中的农药残留水平,评估其在不同人群中的膳食摄入风险。采用标准检测方法,对采集的2028份样品中的45种农药残留进行检测分析,并对检出农药进行慢性和急性膳食摄入风险评估。结果表明,2028份样品中共检出农药25种,不同农药的检出率在0.05%~14.29%,超标率在0.05%~0.55%,不同种类样品中农药检出率在5.17%~73.08
摘 要:为探索老化方式对菜豆种子活力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同时筛选出适合菜豆种子生产的最佳地区,以菜豆品种双丰三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产地(天津、内蒙古、甘肃)和不同老化方式(自然贮存和人工老化)对菜豆种子发芽指标和幼苗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天津种籽粒小干瘪,幼苗细弱。甘肃种子籽粒大饱满,幼苗粗壮。(2)人工老化(T=41 ℃,RH=100%)处理2 d,天津和内蒙古幼苗的根长、叶面积
摘 要:为快速简便判定紫苏种苗质量,于4叶1心时测定322株紫苏种苗的16项农艺性状指标,利用隶属函数法将16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采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计算综合评价指数;采用主成分分析进行因子分析,筛选与综合评价指数相关性较高的壮苗指数;选择3个不同紫苏品种对适宜的壮苗指数稳定性进行验证;用离差平方和法对紫苏种苗质量进行分级,计算缓苗指数综合判定紫苏苗移栽后的生长情况
摘 要:为给当地豇豆产业提供品种参考,并降低化肥使用量,促进盐碱地土壤的改良,选取28个品种以化肥和菌肥为底肥进行试种,以滨豇1号为对照测定比较不同底肥处理下的豇豆荚长、单荚质量等指标。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影响豇豆品种筛选的代表性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比较不同肥料处理前后的土壤营养元素含量差异。结果表明,以菌肥或化肥做底肥对绝大多数品种豇豆荚长、单荚质量等农艺性状以及产量、抗病性的影响不大;10
摘 要: 牟椒六号是以自交系98ML-10为母本、自交系TLF8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辣椒新品种。该品种植株半直立型,平均株高68.4 cm,平均株幅65.9 cm,生长势强,连续坐果能力强。平均始花节位10.3节,中熟。果实牛角形,青熟果黄绿色,老熟果红色,商品性好。果实平均纵径19.2 cm、平均横径5.8 cm,平均单果质量123.1 g;果实维生素C含量(w,后同)125 mg·100
摘 要: 绿螺1号是以自交系HY5-1-8-D-K-4-9为母本、自交系GX4-1-B-M-7-F-A为父本选育而成的杂交1代辣椒新品种。该品种中熟,平均株高73.5 cm,平均株幅57 cm,株型半紧凑。单株结果数25个,果实羊角形,平均果实纵径36 cm、横径3.5 cm,果肉厚度0.3 cm,平均单果质量75 g,平均667 m2鲜椒产量3600 kg左右。青熟果绿色,老熟果红色,田间
摘 要: 皖丝1号是以六安地方丝瓜自交系SC03为母本、和县圆筒丝瓜自交系SZ1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丝瓜新品种。该品种早熟,全生育期116~126 d。生长势和分枝性强。果实长圆筒形,果皮颜色绿,果肉颜色白绿,肉质细嫩,切口褐变程度中,果个大小均匀,果实纵径35.1 cm、横径5.7 cm,单瓜质量298.5 g,商品性好,667 m2产量2 263.4 kg,耐寒性强,发病率低,适宜安徽
摘 要: 泰香1号是以海陵香丝瓜为材料,通过系统选育法连续6代选育而成的丝瓜新品种。该品种早熟,果实耐褐变,春季栽培从播种到初收约80 d。植株生长势强、连续坐果能力强。主蔓第1雌花节位5节左右,坐瓜节位6~9节。果实绿色,圆筒状,果皮光滑,口感甜而清香。果实纵径25~30 cm、横径4.0~4.8 cm,单瓜质量270.0~340.0 g,667 m2产量4190 kg左右。可溶性固形物含
摘 要: 农业产业园是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是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有效载体和有形抓手。以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最具代表性的设施蔬菜产业园为调研对象,在12个设施蔬菜主产区选取70个重点园区开展调研,从园区生产规模、设施利用管理、生产技术应用、采收及销售、成本效益、联农带农作用等方面分析了北京设施蔬菜产业园区生产经营现状,针对在资金、技术、土地、人才、产业链延伸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从基础设施
摘 要: 河北省马铃薯产量位于全国前列,但马铃薯出口优势并不明显。通过对河北省马铃薯出口现状进行分析,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MS)、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C)及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对其出口竞争力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马铃薯3个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与国内马铃薯出口大省及国外主要出口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另外,河北省马铃薯出口贸易存在出口市场集中、产品附加值低、公共服务体系不完
摘 要: 游离小孢子培养能够快速获得纯合单倍体,从而有效地缩短杂交后代的繁殖时间,是开展植物育种和基因改良的重要手段。总结了“张甘”系列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包括从材料播种、实验室准备、选蕾、花蕾消毒、抽提小孢子、离心、出胚培养、胚状体成苗培养、植株移栽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结球甘蓝育种者提供参考。“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在甘蓝种质资源创制上的应用研究”成果,于2021年3月通过张家口市科学技术局组织